志愿填报的三个基本原则(下):学校与专业哪个优先?城市可能更为重要

  • 来源:中国教育在线
  • 作者:陈志文
  • 2022-07-06

微信图片_20220705154908.jpg



非常优秀的孩子,学校优先,一般孩子,还是专业优先。


【核心原则二】

学校,为什么学校比专业更重要?

  常见问题: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?认真读完,你就有明确答案了:非常优秀的孩子,学校优先,一般孩子,还是专业优先

  上篇讲到专业,核心就是说,学什么不干什么是一个普遍现象,干什么也未必非要学什么,更何况17/18岁,很多事情还没有想清楚,因此,我们不必纠结于某个专业。在你分数有优势,还有选择权的情况下,一般学校优先,不必过度纠结专业。

  为什么?

  1、学校优先,因为就业歧视客观存在,各种招聘中对毕业学校有严格要求

  把学校放在优先位置,不仅仅是因为学什么并不决定你一定做什么,更主要的原因是,现在的招聘动辄就讲究是什么学校毕业的,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个客观现实,否则连竞争的资格都没有了。

  20年前的大扩招,让高等教育迈入快速发展的轨道。2021年全国高校招生1001万人,是扩招前的10倍,毛入学率达到了57.8%,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迈入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人口大国。今年大学毕业生1076万,回国留学生应该也超过了60万人,合计超过1100余万,几乎占到我们新增劳动力的80%。

  英雄不问出处,但在人人都是大学生的今天,孩子的出身,即毕业于哪所学校,成了很多企业在招聘中初筛的第一道门槛。如果没有这个身份,简历都投不进去,我们连竞争的机会都没有。

  去年某著 名互联网企业在招聘中拒绝了一位上海交大的博士,而原因仅仅是因为其本科是双非高校,就是鲜活的一例。看出身是错误的,甚至违法,教育部以及国家相关部门三令五申,要求不得设置招聘门槛,不得看出身,但各种用人单位,甚至包括各级政府部门都熟视无睹。

  2018年石家庄推出人才引进16条中明确认定标准:毕业于38所高校的毕业生都属于石家庄需要的人才(实际就是985高校减去一个国防科大),买房子不限购,还给补贴,租房子也一样补贴,甚至坐地铁、逛旅游景点都免票。

  2018年,上海调整落户政策,对部分优秀人才直接引进,不再排队算积分,而核心标准就是北大清华的应届本科毕业生。注意,清华北大的硕士、博士也没用,必须是应届本科毕业生。背后的原因其实也简单,清华大学一年招的本科生仅有3800人,但研究生却高达9000余人。在上海有关方面看来,含金量是不一样的。

  选调生更是严格限定了毕业学校。我们的组织部门为培养后备干部,推出了选调生制度,即选拔优秀大学毕业生从基层干起,为未来储备优秀干部,可以说是公务员里面的“精华”。2019年山东400余名省级定向选调生指标,直接给北大清华定向60名,另外的指标只有20所高校毕业生有报名资格。江苏省对于选调生资格则限定在15所985高校,上海市则限定在10所985高校毕业生。

  今年各省市对入围学校范围稍有扩大,但仍然聚焦少数985与行业顶 尖211高校。

  不只是社会企业,体制内单位,外企也同样。INTEL在中国的招聘,简历投递时,毕业学校只分了3种:985、211和其他。

  我们坚决反对就业歧视,但现实很残酷。如果不是毕业于这些学校,我们都没有资格去应聘。

  2、学校优先,还有一个原因,著 名高校所提供的软环境是一般高校难以企及的,这包括学习发展机会,周围同学与老师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等等。

  3、学校优先,有一个重要原因,就是本科出身是我们一辈子的标签,无法改变,但是专业上我们却有广泛的调整机会,而且越交叉,越有优势。

  因此,在你的分数有优势,可以选择的背景下,我们应该首先考虑学校,而不是专业。

  4、注意,这里说的学校优先,主要是指社会上就业设置的门槛学校,而不是一本二本。

  这些门槛主要就是三个,985、211、双一流(客观介绍社会现状,无关本人观点)。

  985、211是一个确定的名单,分别涉及39所高校(985),和116所高校(211),二者是包含关系,即985均是211。

  2017年国家正式推出双一流建设高校,但在社会上各种各样的用人评价标准中,还在广泛使用着985和211的尺子。今年强基计划试点扩展至39所高校,实际上就是按985的尺子增加了3所高校。

  2017年正式推出的双一流共涉及140所高校(其中“双黄蛋”均按两个学校计算),大家可能不熟悉。简单讲,就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。一流大学简单可以类比为过去的985,事实上就是原来的985加上3所新入围高校构成的,这三所分别是郑州大学,云南大学和新疆大学。而一流学科高校等于原211高校加25所高校构成,这25所高校主要是由学科特色特别突出的高校构成,综合性的大学其实只有宁波大学与河南大学。双一流的引导目的是很明确的,希望高校不再大而全,而是突出特色。

  根据原来的规划,双一流实施动态调整,有进有出,也就是说,有可能你进入的时候是双一流,但毕业时却不是了。有什么办法?努力考更高的分数就是了,排名靠前的双一流大学永远是最保险的。

  今年,第二期双一流高校名单公布,规则变化比较大,并没有按原来的学校与学科两个层次去区分,更强调了学科,而没有再提一流高校的说法。值得关注的是,此次新一轮双一流名单,更多的是做了加法,增加了7所高校,比如山西大学、南方科大等。

  虽然没有做减法,但对15所学校的相关学科挂了警示黄牌,值得大家关注这个变化,下一轮这15所高校中部分被摘牌应该是大概率事件。

  5、必须澄清的一个误导:一本二本是不必太在意的门槛,因为从来就不是用人门槛。

  一本二本本来只是招生流程中的概念,即第一批,第二批,并非严格的学校等级质量划分,但最后因为种种原因,尤其是有中学以此评价升学质量,评价老师,于是逐渐成了一个质量概念。

  每个省一本二本的名单都是不同的,也就是说,全国从来就没有过一本二本的确定名单,因此绝大多数用人单位也无法设立这个门槛。有很多高校既在一本招生,也在二本招生,我们如何界定这个高校是一本还是二本?很多地方学校在本省是一本招生,但在外省就只能是二本招生,这算几本学校?北大多年前在北京招生时,其护理专业曾属于二本,我们难道说北大是二本高校?

  伴随新高考的推行,录取上不分批次,未来一本二本的概念则彻底消亡了。因此,我们没有必要说因为这个学校是一本,就放弃自己心仪的专业,这是没有必要的。

  6、对于一般双非普通学校,如何选择判断?

  第一就是看历史。教育是讲积淀的,现在的2000多所普通高校中,大概65%是大扩招的产物,校史才20年左右;本科高校中,60%以上的高校本科历史也不足20年,因此,可以从这个角度做一个判断。

  还有就是学校过去的隶属关系,部委学校。90年代末因为高校管理调整,大量部属高校或转交教育部,或下放地方政府,那些转入教育部的基本发展都比较顺利,下放地方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,因为种种原因逐渐没落。这类学校其实都有厚重的历史积淀,学风校风总体都不错,值得选择。

  第二,就是看推免资格。目前有推免资格的高校大约是366所,远远高于双一流、985、211的数量。之所以给这些学校推免资格,都应该是经过专家的客观评价的,多数是值得信任的,至少,在这些高校想读研时,有机会参与推免,会省很多事。

  第三,应该高度重视一批中外合办学校与特殊办学机制高校。这些学校大致分为两类:

  一类是中外合作办学性质的,比如深圳的香港中文大学、上海纽约大学、宁波诺丁汉大学等。

  还有一类是近年以新的体制举办的学校,如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以及上海科技大学、西湖大学等。

  这些学校可能历史并不长,但因为不同的体制、强大的资金投入、优秀的举办者,让这些学校迅速发展,值得考虑。

  最后再强调一下,我说学校优先的前提,是这个学校值得你放弃专业。对于大部分只能选择普通高校或者高职高专的同学,还是以专业优先。

  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个层面的多数学校之间区别比较小,没有必要为此放弃专业的考虑;同时,处于这个层面的同学,大部分跨学科学习能力,即转行的能力不足,就踏踏实实学一个喜欢的专业就好。

【核心原则三】

地域,或者说读书的城市选择很重要

  常见问题:到西部上一个985、211,还是到北京上海上一个普通学校?同样,建议大家看完就有答案了,只是答案不唯一

  到哪里读书的问题,我认为在很多时候比学校和专业都重要,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摆在优先位置,可以考虑放弃专业与学校。中国目前东西部差距较大,城乡差距也较大,这不仅仅是硬件差距问题,还是意识文化等软环境的问题,更主要的是发展机会的问题。

  1、原则上讲,我们最好选择到东部,到大城市去读书

  首先是见世面的问题。试想,我们从一个小乡村到了省会城市,到了北京上海,对社会、国家和世界的判断看法都会改变,对自己的认知、发展定位也会随之变化。从这个角度讲,我们非常有必要见见世面。甚至可以说,见多大世面,做多大事情。

  第二是发展机会的问题。大学生就业,往往有就近原则,因此一个城市的就业前景,需求是否旺盛都是很重要的。在东部,在大城市,不仅发展机会多,而且竞争比较规范,公平公正,受人情关系干扰较少,这是一些落后地方比较欠缺的。

  第三是教育质量的不同。一般来说,对同一层次的高校而言,发达地区的教育质量也会高出一截。比如上海的高校,明显比其他地区的高校质量要高,这是和上海的整体社会发展水平直接相关的。

  2、不同的人生发展定位,有不同的城市选择策略

  当然,对于这个问题,只是一个原则意见,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与发展定位,做出自己恰当的选择,并非所有孩子都应该,需要去发达地区。

  比如,如果我有一个儿子,从小在北京长大,我又对他有较高的发展期望,那么对于他来说,第一位就不再是见世面,而是离开北京历练了。如果他的分数可以上一个兰州大学或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,但到了东部只能上个普通211,或者更差的学校,我会毫不犹豫地把他送到西部著 名大学读书。不仅仅因为这些学校本来就非常好,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,至少先解决了一个学校门槛问题。更因为他需要到西部去历练、淬炼,才能让他走得更远。

  但如果我有的是一个女儿,我只希望她有一个安稳的人生,那么我可能会选择送她去长三角读一个普通学校,未来做一个贤妻良母;

  但如果我对女儿的定位是成为一个有伟大成就的人,那我可能会坚定送她去西部著 名大学读书,道理同上。

  当然,如果我的孩子来自西部的小山村小县城,我可能优先考虑送孩子去大城市,去东部发达地区,特别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读书,目的是给他开阔眼界,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。

  但是,如果我给孩子定位的是走体制内,我可能坚定在西部选一所985、211,首先解决进入体制内的身份门槛问题,比如选调生资格。

  以上都是站在小老百姓角度谈的,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考虑,核心在于你想要什么。从这个角度,我更欣赏和支持那些胸怀大我,积极参与到西部落后地区建设的优秀毕业生,他们一样能在国家的发展中找到自己的机会,最后实现更伟大的事业。

  3、具体的城市选择策略建议

  在具体的城市选择上,北京、上海毫无疑问是第一层次的,东部、南部省会以及厦门、青岛、苏州、宁波等都是值得我们重点考虑的。

  有一些大区中心城市也值得特别考虑,如华中的武汉,西北的西安,西南的成都、重庆等。这些大区中心城市因为历史原因,高校云集,也往往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镇,会给我们带来全方位的收益。尤其是重庆,成都等新一线城市。

  除了这些城市,有一个城市我特别推荐,这就是深圳。从大学角度看,深圳目前没有特别突出的大学,但深圳高等教育发展速度非常快。2017年,深圳在高等教育的投入超过了北京、上海的总和。在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强大投入下,我相信深圳将很快会出现一批一流高校。

  推荐深圳,更重要的是发展机会多。和北京、上海相比,深圳未来发展空间与想象空间更大,腾讯、华为、大疆等高科技企业在深圳密集崛起是有原因的。

 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,没有哪个城市比深圳更包容了。这座城市因为历史的原因,99%的深圳人都是外地人,也更年轻。这种包容文化将会给更多有志青年提供更大发展机会。

  事实上,最 新一期双一流名单公布,广东高校成为最大赢家,入围数量增长明显。近期伴随大湾区建设,一批新的高校也纷纷设立,选择范围更广泛了,未来预期更值得期待。

志愿填报的三个步骤

  1、先思考第一个问题,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?这是我们选择的出发点。

  在把“专业、学校、城市”三个原则问题搞明白后,每一个人就需要认真想一想,未来究竟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?想有一番大作为,还是小富即安,追求平稳的生活?这是我们选择的出发点。

  2、确定发展定位后,就可以在这三个原则中,确定哪个是优先顺序,初步划定学校和专业范围。

  其实,你的分数实际上早已经限定了你的选择。但到底优先哪个,这些都需要根据你的发展定位来确定优先顺序。

  比如你考虑的是地区优先,那么你就需要把城市列在第一位,北京、上海,南京、杭州等。

  同时,如果你还想至少上一个211,那么可以选择的学校非常有限,而专业更无从保障了。当然,如果你把专业列为第二考虑,那你可以选择的学校就会多很多。

  自己的发展定位一定不能忘。比如你的分数决定了你只能在北京、上海读一个普通高校,而在西部可以上一个211,甚至985,志愿填报时就看你把哪些因素放在第一位。

  比如说你未来想考公务员,追求相对安稳生活,那不妨去西部读一个985或者双一流,至少未来进入体制内的门槛问题就解决了。当然,能否考上是另一回事。

  如果你想搏一把,闯荡一番,那当然是考虑去东部高校,选择一个有想象空间的城市。在可以保证城市的前提下,你就可以选择自己相对喜欢的专业了。这个城市里处于同一层次的学校,比如同为省属高校,宏观上区别不会大大,不必太纠结。

  3、查看历史录取数据,即分数线确定最后名单。

  有了一个大致的思路后,在具体学校与专业的确定上,无论是高校,还是各类机构,都会提供学校的历史录取分数线。对照近三年的分数和位次,基本就可以判断出自己能上哪一类学校了。

  不过看分数或位次变化时,要注意大小年的变化,更值得参考借鉴的不是前一年,而是头两年的那个分数。

  目前这方面的软件应用也很多,有收费的,也有免费的,输入一个分数位次,基本就可以出来一个大概了。如果你有目标学校,则可以到学校网站上仔细核对,数据也更为可靠。

志愿填报中的四个重要提醒

  在所有的填报环节,我想特别提醒四件事情。

  1、这是生涯规划,不是菜市场买菜,没有原则地追求分数最大化是最愚蠢的填报

  不要没有原则地追求分数价值最大化。大量家长和学生普遍犯的错误就是追求分数价值的最大化,总想用600的分数上所谓605分的学校或者专业,如果上了598分的学校,就觉得自己吃亏了。

  报志愿不是去菜市场买白菜,而是生涯规划,是人生的路径选择。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,它是不是我想要的,是不是我人生的发展方向,否则再高明的算计都是吃亏,南辕北辙。遗憾的是,在志愿填报时,无论从业者还是家长、考生,都不由自主地卷入其中,都在盲目追求着分数的最大化,追求面子的最大化,忘记了自己的目的。

  2、与孩子发生冲突时,尊重孩子的选择

  第二,志愿填报父母需要积极引导、参与,但当和孩子发生严重冲突时,即便觉得孩子是错的,也请尊重孩子的意见,避免社会归因现象出现。

  未来一旦孩子学习发展不顺,很容易出现归因的现象,即怪罪别人,动辄抱怨“都是因为你当初非要让我读XX专业,都怪你当初非让我读XX大学”。一旦出现这种情况,孩子内心是放弃的,这对于家长与孩子都是一场难以挽回的噩梦。

  对于孩子暂时的“错误”选择,我们不必惊慌。成长就是一个跟头接着一个跟头,这是他成长的一部分,更重要的是,当他意识到问题时,他会积极主动地找解决办法,而不是抱怨你,这才能实现真正的独立。

  3、这是孩子的人生规划,不宜只是简单把规划委托给别人

  第三,术业有专攻,我们可以请教专业人士,但最后务必让孩子深度参与。在搞清楚问题的基础上,结合自己的情况与需要,做出适合的选择。如果只是简单出一笔钱,委托别人做出一个方案,这实际是不负责任的。孩子自己的人生,怎么可以简单交给别人去处理?

  孩子读书10余年,其实很少有时间认真思考人生的发展。未来想干什么?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?这是一次难得的成长与教育机会,家长可以请来专家、老师、优秀的学长学姐,和孩子一起探讨。

  虽然说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规划出来的,但对人生发展的思考是不可或缺的,我们绝不要把这次难得的成长机会简单扔给别人。

  4、不宜过度放大孩子兴趣的决定性,兴趣往往是不靠谱的

  第四,在志愿填报时,我们经常喜欢强调孩子的兴趣爱好,我想特别提醒,我们需要重视孩子的兴趣爱好,但不宜过度放大。

  兴趣往往是不靠谱的东西,现实与市场需求是不关注兴趣的。

  前面已经讲过,孩子的兴趣是多变的,把一个重大人生决策建立在一个不断变化的基础之上,显然是存在问题的。还有一个原因,兴趣往往是偷懒的合理借口,很多孩子不变的一个兴趣就是玩游戏,我们是否支持、尊重?

  因此,我们需要尊重孩子兴趣爱好,但不宜过度强调甚至依赖孩子的兴趣,需要理性引导,然后再说尊重。如果孩子说喜欢某个专业,至少要找到懂这个专业的人,让孩子详细了解一下是不是真跟他想的一样。事实上,很多孩子对某个专业的认识,仅仅局限于专业的名字。在幻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喜欢,往往是空中楼阁。

新高考地区如何报志愿?

从报学校到报专业,注意两个边界原则

  在新高考地区,之前讲的专业,学校,地域三原则都适用,也是核心。但我们需要根据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进行调整。

  我们先科普一下新高考志愿填报的底层逻辑。

  1、新高考改革在志愿填报上更强调专业,同时简化批次,赋予学生更大选择。

  首先,志愿填报从过去的“学校+专业”模式变为“专业+学校”模式,简单说,就是从报学校,变为报专业,尤其是3+3地区尤为突出。

  过去高考报志愿是先填学校,再报这个学校的6个或5个专业。而现在则是先考虑专业,再考虑学校。打个比方,如果你想报计算机专业,理论上可以填40多个甚至80多个计算机专业:1、计算机,清华;2、计算机,北大;3、计算机,华中科大等等。

  当然,最后各地并没有完全按这个,上海等地则平衡了专业与学校,没有绝 对按专业,更接近于原来的报考逻辑,我们下面再讲。

  其次,填报数量大幅增加,更强调学生选学校,合并批次,一二本退出历史舞台。

  在技术环节上,不再是搞6个一志愿之类,而是彻底放大学生的权利。除上海是报24个志愿外,其他改革地区大多是报45个左右的志愿,浙江为80多个,山东是96个,辽宁则高达110多个。

  同时,在录取批次的安排上,新高考改革地区均简化了批次安排,基本上采取本科+专科两段的模式,一本、二本彻底成为一个历史概念,退出历史舞台。

  2、新高考的志愿填报基本演化为“专业/专业大类”与“专业组”两种模式。

  以专业为核心报考,一所高校在一个地方少则几个人,多则十余人,与过去的招生方式相比,就容易出现事实上一所高校在一个省只招几个人的现象,导致无人敢报考。在高考改革的实践中,为应对各种复杂的问题,尤其是报考的问题,学校只能合并同类项,而无法绝 对按专业选报。

  同时,也考虑学校培养对知识结构的需要(选科五花八门,不选就不学,造成考生知识结构畸形,给学校培养造成困难),高校在制定填报规则时,基本演化为两种模式,一个是平行到专业(大类),一个是平行到专业组。我用“人话”解释一下这个变化:

  第一种,按专业或专业大类报志愿。

  前面我们已经用计算机举过例子,学生可以填报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。但在现实操作中,许多高校不是拿单个专业出来招生,而是把学校的所有专业分为几个大类。

  这种分类,一般情况下是按照相近原则,比如电子信息、计算机、网络等归为一个大类,文史哲归为一个大类。有些理工科为主的学校,则把所有文科归为一个人文专业大类。学生被录取到某个大类后,要在大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,再进行二次分配,到大类中的某个专业进行学习。

  填报时,一所院校的一个专业(类)就是一条志愿,实行平行志愿投档。这种游戏规则下,填报志愿个数比较多,一般都在40个以上,没有调剂之说,学生不必担心被调剂到没有填报的专业或专业大类。

  第二种,按照院校专业组报志愿。

  这种做法更接近原来老高考报考模式,是把一所高校的所有专业分成几组,在一个组内,各个专业要求的选考科目都是一样的。当然,并非所有选考要求一样的专业都归在一个组里,学校往往根据需要,把选考科目要求一样的专业会分成不同的组。

  填报志愿时,一个院校专业组即为一个志愿,每个志愿即这个专业组里可以填报多个专业,可以选择调剂或不调剂,调剂限于同一个专业组内,也是平行志愿投档。

  这种游戏规则下,一个组里的专业,差距有可能比较大。一些学校往往借此把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放到一个组里,希望用热门专业带冷门专业。2021年中山大学计算机类中,既有人工智能,软件工程,也有土木,水利、海洋等专业,备受争议。

  这种填报规则下,不得不注意专业的二次分配问题。

  无论是专业或专业大类,还是专业组,各高校在各地的招生专业(大类或组)数大幅下降。比如清华大学在浙江就合并为7个大类招生(不含美院),北航虽然有60多个专业,但在新高考改革地区,也仅有5、6个大类招生。

  这两种填报模式,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考生不敢报考的问题,也简化了报考的复杂程度。但不足之处在于,都面临专业的二次分配问题。对于专业大类,一般在入校一年后进行专业的二次分配。专业组则需要在填报时就在专业组中填写服从调剂或不服从调剂。

  3、新高考改革地区志愿填报,务必注意两个原则或者说边界。

  新高考的志愿填报表面上看变复杂了,比如最多的需要报100多个志愿,超过了很多家长的认知水平。

  但高校为了保护考生利益,吸引考生报考,都做了“包包子”的应对,即所谓平行到专业大类与专业组的做法,把原来复杂的志愿填报简单化了。多数省市可以一次报40个以上的志愿(上海最少,仅有24个),又搞平行志愿,即从高到低分数最大化的投档做法,和老高考志愿填报相比,强调专业,填报数量又多,考生拥有了绝 对的主动权,报考风险大幅减少,志愿满足率往往逼近99%。

  但在这种新的规则下,我们尤其需要注意其中的变化,不能用老高考思维处理新高考志愿填报。这其中主要把握两个原则。

  第一,首先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。在自己的分数范围内,每一个考生的选择其实都是有限的,这时务必把自己最想去、可能去的专业与学校想清楚,都写进去,写到前面。大家想想,几十个志愿,足以覆盖所有可能的学校专业了。不必过于精准算计基本就可以涵盖,风险大幅减少,这是新高考的一大优势。

  第二,我们也务必想清楚自己的负面清单,不要填写进去。新高考一般不分一批、二批,只分本科与专科,一次填报一次录取。因此,千万不要因为志愿没有填满就瞎填,把自己不想去的也填上去。

  2017年新高考第一年在浙江落地,就出现了97个一段考生被录取进独立学院(三本)的现象,原因就是一些考生为了不让志愿空着,前面填的太高,未被录取,后面的又太低,最后被录入三本院校。

为助力考生“慧填志愿,上好大学”,8月6日,育路通联合国内多所大学在武汉职业技术学院(东区)举办第21届湖北高招会·专科专场咨询会,名校面对面,咨询零距离,咨询会现场特设志愿填报专家报告会,专家手把手指导考生填好志愿,上好大学。获取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育路通官网、官方微信公众号或“湖北升学通”微信公众号!


微信图片_20220705085113.png

声明:文章转自中国教育在线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网站转载仅为信息传播,非商业盈利目的,如有版权主张,请联系网站管理员。 


2360

好文章,需要您的鼓励

参与评论
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,谢谢!